注意力又稱專注力,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。注意力有兩個基本的特征:一是指向性,指人憑借注意力對出現在同一時間的許多事物和刺激進行選擇,有意識地關注其中一些,同時忽略其他的;二是集中性,指注意力在指向性的基礎上,對于周圍各種干擾刺激的抑制。注意力的指向性越好,孩子就能越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的地方;集中性越好,孩子的注意力就能保持越長的時間。
兒童在注意事物的時候,總是伴隨著感知、記憶、思考、想象和體驗的過程。兒童在同一時間內不能感知很多對象,只能感知環境中的少數對象。要想獲得對事物的清晰、深刻和完整的認識,就需要有選擇性地注意某些對象。所以兒童注意力不佳的情況,通常只不過是對所應當指向的事物沒有注意,而注意了其他無關事物造成的。
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現為:上課不能專心聽講,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,學習成績差;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,頻繁地改變注意對象,且不斷地以喝水、吃東西、小便等理由中斷,總是做做玩玩,粗心大意,做作業的時間明顯延長;不愿意動腦筋,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,似聽非聽;做事有始無終,常半途而廢;自理自立能力差,自信心不足,缺乏思維敏捷度,等等。這些情況會對兒童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學業產生很大的影響,如果不及時進行相關的訓練,將耽誤兒童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間,甚至影響兒童的一生。
如何通過調整兒童的生活習慣改善注意力 養成良好的注意力首先要調整兒童生活上的作息習慣,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前提,也是
注意力訓練順利開展的保障。
作為家長,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生物鐘,盡量讓兒童一日三餐以及睡眠的時間相對固定。通過有規律的生活習慣,可以讓孩子在白天保持比較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饑餓和睡眠不足對注意力的十擾。
其次,要控制兒童糖類和甜食的報入量。糖類引起的生理反應會直接影響兒童的注意力,但是食用水果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所以,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一些用腦的事情之前,多吃一些水果來提供大腦運作所需的營養。
最后,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整齊干凈的環境,為孩子排除環境中額外的干擾源。例如,當兒童做作業時,那么其視線所及之處就應該只有與學習相關的物品,其他能吸引注意的玩具和零食都要擺在看不見的地方,這樣能避免分散兒童的注意力。對于注意力穩定性特別差的兒童來說,這種方法有著很好的效果。當兒童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改善且認知理解較好的時候,家長也可以有意引入一些干擾來進一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。